目次
人生的時間有限,可能性卻無限。該如何選擇不留下任何遺憾?如果你/妳已經讀過無數心靈成長和自我分析的書仍找不到自己想做什麼、應該要再試試這一本。
青春期以來,我的人生迷惘就沒有停止過。到目前為止看過的自我成長,自我分析書籍可能也不下百本,依然心猿意馬,優柔寡斷,無法發自內心地肯定自己的決定「對!我就是要這個!」。直到我與這本書的相遇:『發現「想做的事」世界上第一簡單的方法』。
讓我在書店買下本書的原因,絕對不是書名(可能是因為我被這種書名騙過太多次・・・這種標榜最簡單,最快速的書名通常不是真的),而是序裡面的這張圖:やりたいことを見つけないと成長ループに入れない(找不到想做的事就沒辦法進入成長的良性循環)。
自從跳槽到現在的工作,雖然前輩和主管人都很好,但工作內容讓我提不起勁,每天都拖著沉重的腳步進辦公室。我完全失去了當初來日本的熱情及動力。特別是最近要更新契約了,更是焦慮到無法入眠,每天都開著YouTube或Podcast陪我入睡。明明知道這樣睡眠品質會很差,但我找不到紓壓的管道,也沒有辦法打起精神去學習新的事物。原來我並不孤單,只是沒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而已。看完這本書後,我想推薦這本書給以下的人:
- 對現在的工作及生活感到不滿意,考慮轉換跑道的人
- 看過無數自我分析及心理學的書卻仍然對自己的樣貌很模糊的人
- 學日文的人(這裡面的日文不難,感覺很適合N3左右的朋友學習)
從3大主軸「熱情」x「天賦」x「價值觀」來決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。
作者認為無論我們參考了多少自我理解,自我成長的書籍,只是收集到大量的拼圖碎片,並沒有一套具有邏輯,拼湊出自己的方法。他透過自身經驗及實踐,主張只要掌握3大主軸並搭配2大公式,就能夠明確定義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
- 自我理解的3大主軸
- 喜歡的事(熱情,what):「自己感興趣的領域」。比如說心理學,環境問題,時尚等。
- 擅長的事(天賦,how):「人的特性與性格」。像是善於思考,蒐集情報,同理別人等。
- 重視的事(價值觀,why):「為了什麼而工作」。想要自由,想要安穩地過日子等。
- 決定想做的事的2大公式
- 喜歡的事(熱情)✕ 擅長的事(天賦)=想做的事
- 喜歡的事(熱情)✕ 擅長的事(天賦)X重視的事(價值觀)=真正想做的事
三個視角雖然都很重要,決定的順序卻更重要。喜歡的事只是一種達成價值觀的手段,而喜歡的事又必須是自己擅長的事才能做出成果。決定的順序應該是從價值觀出發,最後才是篩選自己喜歡的事。
- 3大主軸的決定順序
- 重視的事(價值觀)
- 擅長的事(天賦)
- 喜歡的事(熱情)
作者也溫馨提醒,在拼湊拼圖的過程千萬不要先煩惱該怎麼實踐。到達目的地有很多方法,交通工具的選擇很多;而不同時代背景下也有不同的實現方法。找到自己的軸心後再依照情況做調整就可以了,一開始並不需要庸人自擾。
從關鍵問題找自己:「熱情」、「天賦」、「價值觀」不在書裡,在每個人的成長經驗裡。
價值觀是什麼?作者認為那就是每個人重視的事。透過關鍵的5個問題,就能推測出自己真正重視的事。
- Q1.誰是你最尊敬的人或喜歡的角色?他們的什麼部分是你讓你覺得尊敬?
- Q2.從小到大發生過什麼事或經驗對自己影響很大?又怎麼塑造出現在的價值觀?
- Q3.你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足的地方?
- Q4.問問周圍的人,他們覺得自己重視的事是什麼?
- Q5.如果你想要給孩子或是別人建議,哪些是你最想推薦的行動?哪些又是你最不推薦的行動呢?
透過這5個提問並搭配作者整理的100個價值觀關鍵字,我列出了自己的大價值觀是:「好奇心,成長,健康,希望,安心」。小時候,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容易感到不安的孩子。表面上充滿好奇心,很努力,不停地自我充實,實際上是因為怕自己被淘汰,被別人拋棄。而好奇心有一部分也是出自於恐懼。如果不隨時打開雷達偵測周圍的變化,很怕自己會遇到危險。這些價值觀驅動我成為了現在的自己。
天賦是什麼?作者說那是每個人不用費力,自然而然的習慣。就像是不用思考也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一樣的輕鬆自在。此外,他認為各種優點都伴隨著缺點,是一體兩面的事。與其努力改善自己的缺點,不如花時間找尋發揮自己的優點的地方。以下是他的對於每個人的天賦提出的5個關鍵問題:
- Q1.到目前為止你體驗過最充實的經驗是什麼?
- Q2.最近感到厭煩,或是感到興奮的時刻是什麼時候?
- Q3.問問好友的想法,他們覺得你擅長的事是什麼?
- Q4.如果明天就辭職的話,現在的工作裡有哪個部分是你會想繼續完成的?
- Q5.回顧人生經驗裡有哪些成果?當時是怎麼辦到的呢?
從這5個問題的發想並搭配作者的100項才能清單,我列出了22個自己擅長的事。其中充實感和成果最明顯的,我覺得是「情報蒐集能力」,「學習能力」,「共感力」,「行動力」,「責任感」等。我曾經做過一個付費的心理測驗(cliftonstrengths, 可透過購買書籍「發現我的天才: 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」獲得測試碼),測驗顯示我的5大天賦是「收集」,「未來志向」,「共感」,「調和」,「內省」。感覺這些詞都有和這5個題目的答案相呼應。這些應該就是我真正擅長的事了。
熱情是什麼?作者認為就是你稍微感興趣,好奇的領域。但範圍可能實在太廣了,作者也提出5個提問讓讀者篩選自己真正喜歡,有熱情的事。
- Q1.現在的你就算花錢也想學的事是什麼?
- Q2.自己的書架上(或書店的書架上)有哪些書是你感興趣的?(先不考慮實用性問題)
- Q3.曾經你接觸了什麼領域的事物後,感覺到「太好了!」「被拯救了!」呢?
- Q4.回顧人生經驗裡,你曾經遇到那些工作是你很想表達感謝的?
- Q5.回顧人生經驗裡,你曾經遇到那些事是很想表達不滿的?
這裡我也挑出了幾個目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:「語學」「自然環境」「營養學」「IT」「動物」「運動」「心理學」「文具」「戶外活動」「顧問」「書」。
列出「熱情」、「天賦」、「價值觀」之後,接下來就是透過排列組合決定自己想做的事了!
成立假說再逐步修正,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
現在手上有這些拼圖、要怎麼拚湊出答案呢?透過前面介紹的2大公式,我們可以嘗試定義自己「想做的事」為何。
- 喜歡的事(熱情)✕ 擅長的事(天賦)=想做的事
- 喜歡的事(熱情)✕ 擅長的事(天賦)X重視的事(價值觀)=真正想做的事
我喜歡讀書又擅長蒐集情報,可以考慮當一位說書人,在網路上介紹自己喜歡的書;我可以幫客戶蒐集資訊,透過我的天賦,向客戶描繪未來的願景。既然「想做的事」已經稍微有輪廓了,接下來呢該怎麼辦呢?作者認為,只要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,接下來只需要蒐集情報,找到實現的方法就好了。一旦擺脫自我消磨的負循環,進入正成長循環後,透過行動及修正的話,每個人都能越來越接近自己想做的事。自我探索的終點也是起點: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以後,才是最佳人生的開始。
讀後感
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,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常態,世界變化之快讓人感到迷惘不安。現在孩子們最憧憬的職業是Youtuber,但誰知道10年後這個職業還是否存在?「想做的事」會隨著時空背景而改變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但有限的人生裡,無限的選項中我們該怎麼抉擇?這本書提供了一套清楚簡單的方法幫助眼花撩亂的讀者進行分析。跟著作者的腳步看完所有的章節後,雖然不是一瞬間脫胎換骨了,但對我來說,好像更貼近了真實的自己。尤其是作者幫忙整理的100個價值觀,100項才能及100類喜歡的事物清單,對於詞窮,表達力乏善可陳的我,除了學日文之外,也找到更多貼近自己的詞彙,進而表達自己的價值觀,才能及喜好。希望這本書也能推出中文版,幫助迷惘的中文圈讀者,早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發揮自己的天賦,從憂鬱及不滿中解放。
【世界一やさしい「やりたいこと」の見つけ方 人生のモヤモヤから解放される自己理解メソッド】
コメント